痴心妄想:日本完全复制了满清入主中原的经验,为什么没有成功?
日本军国主义者铺开亚洲大陆的地图,其在近代对中国的侵略路径与三百年前满清铁骑入主中原的蓝图,有着惊人的形似:先据东北(伪“满洲国”对应后金),蓄力而后破关(卢沟桥事变对应清军入关),再图席卷华夏。
日本军国主义者铺开亚洲大陆的地图,其在近代对中国的侵略路径与三百年前满清铁骑入主中原的蓝图,有着惊人的形似:先据东北(伪“满洲国”对应后金),蓄力而后破关(卢沟桥事变对应清军入关),再图席卷华夏。
七月七日晚十一时过后,第二十九军军长、平津卫戍司令、冀察绥靖主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河北省政府主席宋哲元在第一时间以特级军报向军政部长何应钦进行了报告,何应钦立刻给蒋介石打电话进行了汇报。北平市长秦德纯也同时给蒋介石拍了电报。蒋介石当即回电宋哲元:“宛平城
第一处错误出现在《苏州,一九三七》一文。文章开篇称“七日凌晨,在当时的北平门外卢沟桥边,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这一表述与历史事实不符。“卢沟桥事变”作为抗战全面爆发的起点,其关键的军事冲突明确始于1937年7月8日凌晨4时50分,日军在此刻炮轰宛平
1935年5月,伪满洲国中央通讯社记者、天津国权报社社长胡恩溥、振报社社长白逾桓先后在日租界遭到暗杀。这两人都是有名的亲日派,接连被杀自然让日寇找到了重新挑起事端的借口。他们不但在外交层面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强烈抗议,无端指责天津市市长兼51军军长于学忠系幕后指使
毛泽东特别看重领导工作中的大局观和预见性两个方面。他曾说:“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这里,毛泽东强调的是大局观,即要注重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